辦公室日常|以前阿!以前的日子
- 暖暖小姐 和 鯷魚小姐

- Jul 26, 2020
- 5 min read
Updated: Aug 23, 2020

☀️「人對了什麼就也跟著對了,他們是我上班的開心果,忙碌之中也帶有歡笑。」
「傍晚,天候變染成粉色的,月亮在橋頭,橋上的燈被點開,開始跳舞。」🐟
時光飛逝,北美洲已來到炙熱的夏天,
暖暖與鯷魚仍持續等候疫苗的救援。
紐約暖暖仍舊念念不忘著他那志同道合的同事們,
寄居洛杉磯的鯷魚則是擔憂起她那跨海大橋美景就此消失,
兩位小姐念舊起昔日辦公室日常。

辦公室日常|上班有你們真好
早晨六點四十分的鬧鐘,是學生時期的一場夢靨。
可對現在的我來說,已完全能適應每日七小時的睡眠作息。
每當上班日,我總會比較勤勞地打理自己,粉底液眉筆腮紅是必備,
也會認真因當日的心情換上自己喜歡的服裝與飾品。
習慣在家先簡單泡杯麥片小小暖身一下,因為接下來將在火車待上整整一小時。
七點四十分,火車準時來到,我通常習慣挑個窗邊的位置,看看沿途風景或靠著窗邊小歇片刻。
住紐澤西去紐約通勤的上班族相當多,大家通常都都會在車上補眠,
如果幸運遇上旁邊的鄰居是鼾聲主唱時,也只能自認倒楣,嘆口氣再默默地將音樂調大聲。
我的公司在紐約時代廣場的附近,通常若沒有早晨九點鐘會議,
我習慣從Penn Station步行十五分鐘到公司。
喜歡趁這段徒步時光藉機醒醒腦、觀察這座城市來來往往的人們。

(上圖)步行去公司的途中,看看這個也剛睡醒的城市
終點是在公司樓下的咖啡店,那裡有著我最愛的巧克力可頌與雞肉三明治。
總會覺得有份幸福的早餐,一天就會是個美好的開始,
我帶著心滿意足的笑臉,刷證上樓。
公司廚房是我很喜歡的基地,每日準備上工前一定會先在這裡泡好「戰鬥咖啡」,
與同事們在這裡閒話家常一下,抱怨最近的工作,聊聊這週的趣事。
十點鐘戰爭開始,一連串的會議馬拉松就此展開,戰況會持續整個上午。
週一有固定的週報例行會議、週二是行銷訓練課程,
週三是業務大會,週四是組內會議、週五休息一日。
由於我的工作是行銷專案,除了週二的訓練課程不太需要發言外,
其他的會議都得事前準備。
我那擾人的業務R,總是喜歡隨機抽考或是在會議裡不定時委派新任務。
所以與他開會彷彿是學生時期的國文課抽背,需全神貫注以防魔王點名。
中午十二點半一到,我跟同事們就很有默契往公司餐廳前進,這是我上班最開心的時刻。
大夥們一起吃著午餐聊聊天,短暫逃離工作煩惱。
下午的工作通常較多是獨立作業,大家各自盯著自己的三個螢幕,
我習慣一個視窗開啟公司信箱,一個同步打開Salesforce確認進度專案,
另一個則是Excel與Powerpoint交替進行。
我很幸運待在一個很和樂的團隊裡,我與同事們再怎麼忙仍是時不時會隔空對話,
關心彼此進度或是支援各自所遇到的問題。
他們是我上班的開心果,總能讓下午繁瑣的工作不至估躁乏味,忙碌之中也帶有歡笑。
最記得的是有次掃到颱風尾,碰巧遇上業務大人心情不好時,直接被擺了一道。
我的同事們一個一個捎來關心,有人送上糖果要我降降火,
有人找我去公司廚房喝杯咖啡沉澱一下,
有人走到我身旁拍拍我的肩膀,
甚至還有人直接寫信幫我上訴主管。
原來,人對了什麼也跟著對了,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去上班的日子吧。
在寫這篇的同時,日子悄悄來到了第127天。
當時公司緊急下令在家上班,也不知道會持續這麼久的時間。
盆栽想必是已撒手人寰,
只願我的零食櫃還沒有遭到昆蟲襲擊。
(左圖)三台螢幕同步進行,當時熱愛電影戀夏五百日的桌布
(右圖)公司座位編排,大夥隔著一個面板不定期求救對方或閒話家常

以前呀!以前去辦公室上班的日子|有我的繆思跨海大橋相伴的時光
7:30 總是我那崇高的起床目標。第一個鬧鐘響是6:45,為了能有“還可以再多睡一下下”的小確幸。然而,往往 8:00,才是真正起身的時刻。
我那三個人住的二房二浴舊金山公寓座落著名Nob Hill山丘上,離臨海的辦公室不過三公里的距離,但車程在尖峰時刻須要花上15-25分鐘,在45度傾斜山腰走走停停才抵達山腳的目的地。
公車或是叮噹車是我的交通工具,取決於我的出門時間。早晨總算出了五樓公寓的大門後,我開始查閱交通APP,看公車、叮噹車的位置,決定出了公寓後要向北還是向南走。公寓剛好夾於兩個車站間。
到達公司通常 9:00。通過使用員工證才能通行電梯和六樓只屬於我們小組的辦公室入口。進門,右轉,切入走道,就是開放辦公室:靠窗四排面對面的高低調節式立桌、 用來吃飯的十人坐北歐進口野餐桌、三座沙發和50寸電視佔據一角。
這時間組裡通常還沒什麼人。直接走向我於中間走道、坐式的位子,取出筆電放在桌上,先刷存在感。隨後,到化妝室整裡通勤過後的儀容。接著,到共用廚房,儲藏我的點心或是午餐。 一杯蔬果汁、一條香蕉、一顆蛋、或是通勤路上猶豫好就後終於購買的拿鐵( 或是三明治、或自助燒賣),是我15分鐘的經典早餐內容。一杯公司咖啡最後將我帶回位子。9:30。組員到期,辦公室的一天展開序幕。
通常一天中我要參與的會議頂多一兩個,自己思考的時間佔多數。我在公司產品設計開發部門工作,為三到五年後可能上市的產品出力。在工作十年以上的同事間,我實在是個在會議裡傻笑多於自信喊話的菜鳥。他們忙於和領導溝通、與工程師、財務部、專案經理交涉、為理念奮鬥,我多負責產品分析、產品定位、撰寫用例和腳本、繪製設計圖和製片。經常就是坐在電腦前一整天,好在還有一旁的落橋海景大窗相伴。我時不時就會望著有Baybridge為主角的海景發愣、消除眼睛疲勞、找靈感。但偶爾,不懷好意偷看對街建築,看看對手公司谷歌的員工們在做什麼?
面海的大窗是我們組內最大的驕傲。跨海大橋在眼前畢竟是十分難見的!又,舊金山一天的天氣變化就像四季:一早可以是細雨濛濛,大橋被霧氣籠罩不見身影;近午,雨停,雲霧慢慢的滑下橋身,橋的半個身子裸露於外;到了下午,天空一片雲到沒了,橋身自信滿滿的被波光粼粼的水照的發燙;傍晚,天候變染成粉色的,月亮在橋頭,橋上的燈被點開,開始跳舞...
三月初,美國疫情爆發,公司下令在家工作至年底。我即搬來洛杉磯,與遠距兩年半的另一半同居,遠離人口壅擠的舊金山。我最想念的是那座辦公室裡的窗戶。不知道正在窗前新蓋的大樓進度如何?辦公室裡還是否再看到跨海大橋海景?
陰晴不定的舊金山天氣和辦公室能見的跨海大橋
鯷魚的交通工具,叮噹車與公車。當叮噹車昇坡,可見驚艷的跨海大橋與明月。公車則見擁擠人海。

















Comments